刘锡秋时事评论:副镇长救灾“被打伞”,官架子好大?

  律所资讯     |      2019-08-19 10:23:29

近日,一段“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九潮镇副镇长杨璟视察水灾时身后有人为其打伞”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有网友质疑,查看灾情时还有专人打伞, “架子太大”。

黎平县委宣传部回应说,杨璟不是在视察水灾,而是在扶贫路上突遇山洪险情,临时指挥起了重要工作;为杨璟撑伞的是过路的民众,打伞群众也现身证明,是自己主动上前为其遮雨。

事件发生后,杨璟进行了认真反思,对自己深入群众不够进行了检讨,并表示今后一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

“副镇长视察水灾‘有人撑伞’”引发舆论关注,是我们过于敏感了吗?

一把伞,能否判断一个干部好坏?

官场不良习气到底该从何处入手改?


刘锡秋

江西刘锡秋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学博士



刘锡秋:在群众的舆论监督比较高效、直接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还缺乏应对的措施。我觉得公权力机关、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适应这种新的监督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说这个副镇长是被误伤了,从证据的角度来说,让当事人副镇长和打伞的人自己来澄清,缺乏真实性,缺乏程序正义,不应该是我们这个法制社会关于打伞最终的结论。

我觉得正确的做法是,在群众舆论监督的情况出现之后,我们的各级监委第一时间要出现,说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视频,马上进行调查,对干部是否存在违反公务员法的行为,是不是存在违法违纪行为、耍特权的行为将进行调查,在适当的时候给人民群众一个答复。这样的应对才符合程序正义,才是法定的处理网络舆论对干部监督,是否耍特权、摆架子的最好的应对措施和方法。